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六届第1号)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07:54:44  浏览:858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六届第1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六届第1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任命赵紫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李先念
1983年6月18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 公安部 人事部、劳动保障部


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2002年9月5日)

教学〔2002〕16号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19号,以下简称《通知》)下发后,为进一步做好扩招后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少地方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但是,一些地方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贯彻落实《通知》精神的力度不大,解决困难的办法不多。目前还有相当部分高校毕业生没有就业。从总体上看,一方面,目前高校毕业生还不能满足各行各业对各类高素质人员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在用人机制、供需结构、择业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结构性困难。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有21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迅速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将会更加突出。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按照《通知》要求,尽快成立由政府主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协调机构,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政府主管领导要定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并想方设法帮助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尽快研究出台贯彻落实《通知》精神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

  二、进一步转变用人机制,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一)要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对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从业者和初次就业者必须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对新增加的就业岗位,要优先录用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高校毕业生。
  (二)在国家政策规定范围内,切实落实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要取消进人指标、户口指标等限制,以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
  (三)取消限制高校毕业生包括专科(高职)毕业生合理流动的政策规定,允许高校毕业生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跨地(市)就业。

  三、调整高校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
  进一步加快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特别是要加快专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中央、地方和高校之间形成招生、培养、投入与就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管理运行机制。
  (一)对社会需求不大、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地方、高校、专业,要根据情况减少招生数量,相应减少教育经费投入,甚者停止招生。
  (二)高校要主动开展就业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改革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拓宽专业适应性,努力办出特色。
  (三)要将毕业生就业率作为高校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国务院有关部门将定期公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情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定期公布本地区范围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情况。

  四、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和队伍建设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各高校要尽快建立并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在场地、经费、人员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高校要按一定的师生比配备专职的工作人员,以适应数量迅速增加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需要。要从学生交纳的学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五、发挥市场作用,建立高校毕业生社会服务体系
  要充分发挥现有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作用,逐步建立并完善高校毕业生社会服务体系。
  (一)凡就业确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应到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所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人才交流机构或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登记。
  (二)对已进行登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有关机构要提供免费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服务。对其中的党、团员,要按有关规定,定期组织活动。
  (三)要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情况,有组织地定期举办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划拨一定专项经费,同时广泛吸引社会用人单位资金用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初次职业技能培训。

  六、加强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
  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引导、帮助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全面了解、正确判断就业形势,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意识和创业意识。
   对2002年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开辟临时就业、灵活就业等多种渠道,力争在2002年底之前使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国务院有关部门将组织调查组,检查各地落实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根廷共和国政府南极合作协定

中国政府 阿根廷共和国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根廷共和国政府南极合作协定


(签订日期1988年5月16日 生效日期1988年5月1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根廷共和国政府,考虑到两国一九八0年六月七日签订的科技合作协定中第五、第六条所规定的内容,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两国政府保证共同采取行动,加强南极条约体系规定的,特别是科学技术领域内的国际合作,以更进一步了解南极大陆及其附近区域和这些区域所能提供的可能。

  第二条 两国政府将就南极条约体系范围内可能出现的共同关心的政治、法律、科学及其它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
  为此,双方在各种有关南极问题的国际会议上将尽力协调各自的行动,并在南极条约第四条的制约下相互尊重对方在南极洲的合法利益。
  为此,双方同意,应任何一方要求,保持接触和(或)进行协商。

  第三条 两国政府表示有兴趣在南极进行合作,落实共同行动方案,在科学、技术和后勤供给等一切属于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和中国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权限范围的领域内展开合作。上述部门为本协定的执行机构。

  第四条 第五、第六条中有关科技、后勤合作的可行范围,将由协定执行机构在以后的协议中商定。合作的方式将通过适当的外交途径进行协调,并由相应的国家机构实施。

  第五条 科技领域:
  阿根廷南极研究所与中国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商定,在双方认为可行的所有领域内开展合作项目,主要是:
  一、阿根廷科技人员参加由中国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进行南极活动的考察船所进行的南极考察,中国科技人员参加阿根廷“伊里萨尔海军上将号”和“天堂湾号”船的南极考察。
  二、科技人员的交流,包括奖学金、进修和技术开发,主要是在阿根廷科学站和中国“长城站”之间进行两国科技人员的交流。
  三、就正在进行当中的科学项目交换情报。
  四、阿根廷南极研究所与中国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将作为中间人,求得各自国家其它机构在极地科学和海洋科学领域的合作。
  五、可以建立合作项目的有关学科为:海洋化学、高层大气物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生物学、冰川学和气象学。

  第六条 后勤领域:
  一、国家南极局将应中国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的要求并根据舱位情况由“伊里萨尔海军上将号”破冰船和“天堂湾号”极地船运送人员物资至南极。
  二、国家南极局将为中国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为开展南极活动的船只在阿根廷港口的停靠提供必要的协助,并为在阿根廷共和国境内的人员物资运输提供后勤援助。
  三、国家南极局尽力保证停靠在阿根廷港口的中国船只的燃料供应。
  四、在阿根廷科学考察站进行咨询、科技合作的中国考察人员和(或)技术人员在南极进行作业可免费乘坐在该区域正常作业的飞机、船只和直升机等,同时,并可免费在考察站和营地工作。
  五、为就考察站的设立、后勤和设备进行进一步的技术交流,双方同意一名阿根廷后勤专家将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一名中国后勤专家将访问布宜诺斯艾利斯。
  原则上后勤专家的派出国负担往返机票,接待国负担国内费用。
  六、对阿根廷科技人员的奖学金将以提供奖学金的有关中国机构的制度为准。
  七、为进一步加强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同中国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的合作,两机构将预先交换南极科学和后勤计划。
  八、双方机构同意加强图书资料的交流,为此,将责成各自的图书馆负责。

  第七条 本协定自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五年。如到期之日前三个月双方均未通过外交途径要求终止,协定将自动延期一年。
  本协定于一九八八年五月十六日在北京签订,一式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西班牙文写成,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          阿根廷共和国
       政府代表            政府代表
        钱其琛            丹特·卡普托
       (签字)            (签字)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